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林语堂海外生活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林语堂海外生活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林语堂是文学家还是文化学者?
林语堂,福建龙溪(漳州)人,1895年10月10日出生,1***6年3月26日逝世。中国现当代著名文学家,原名和乐,改名玉堂、语堂,笔名毛驴、宰予、岂青等。早年留学国外,回国后在北京大学等著名大学任教,1966年定居台湾。他的一生著述颇丰,在文学、语言学、历史和中外文化交流等众多领域都取得了巨大成就,是著名作家、学者、翻译家。
林语堂是中国人,汉语是他的母语,他为什么用英语写作?
野狐习禅
林语堂用英语写作有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的原因。
主观方面,林语堂从小在教会学校读书,早年留学美国、德国,获哈佛大学文学硕士,莱比锡大学语言学博士。回国后在清华大学、北京大学、厦门等大学担任英语教学,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,主持编撰《林语堂当代汉英词典》。林语堂英语底子很厚实,可以说英语是林语堂的第二母语,他用英语写作也是没有任何障碍的,这也是他个人写作习惯的问题,没有什么奇怪的。
客观方面的原因就在于文化的差异性上。语言是文化的载体,同时语言也是文化本身。林语堂的著名***《京华烟云》是用英语写的,这源于林语堂想要把《红楼梦》翻译成英文,试了几次没法翻译,因为文化差异太大。
举个例子:《红楼梦》第二十五回中,王熙凤开玩笑说黛玉“……你既吃了我们家的茶,怎么还不给我们家做媳妇……”直接翻译过去,外国人肯定看不懂,要注解,下面就要解释中国婚聘礼俗,茶是古代婚聘常用的聘礼,吃茶就意味着受聘,现在结婚还保留着敬茶改口的礼俗。《红楼梦》中像这样的情况太多,到时翻译完了,注解恐怕要多出正书好多倍,这能看吗?只好直接用英语写一部红楼梦吧,这就有了《京华烟云》。
其实翻译是没办法的办法,只有读原著才能更准确的理解和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,翻译本身就有着翻译家的二次创作在里面。再举两个例,看看翻译的差异。
几十年前,我有一个文化衫,胸前印着“Dog king by war”这样一句英语。我分别找了几个英语老师翻译,结果如下:“通过战争获得了狗王的称号”,“打出来的狗王” ,“百战百胜的狗王”,最后我自己翻译为“战无不胜的狗王”。
下面这个例子是个笑话,但更能反应翻译的差异有多大。“追了一个姑娘很多年了,一天她发了一条微信给我:“If you do not le***e me,I well by your side until the life end”我看不懂,请教一个英语过了六级的师兄给翻译了一下,师兄说:“你要不离开我,我就和你同归于尽。”我只好忍痛不再联系那个姑娘了。后来我英语过了八级,才知道那句话的意思是:“你若不离不弃,我必生死相依!”
古诗文翻译虽没有外语翻译差异那样大,但也常有隔靴搔痒的感觉,所以古诗文也好,外文也好,能看原著是最好的了。
林语堂是学贯中西的作家、学者,他能非常娴熟地运用汉语和英文写作,生平作品中有不少汉语的写作,所以他并不是不用汉语写作,而是兼而有之。
还要补充说明的是,虽然他是中国人,但是英文比汉语更接近他真正意义上的“母语”。原因稍后会详细说明。
他用英文写作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:
1.林语堂从小成长在***教氛围浓厚的家庭,并且一直在教会式学校接受教育
林语堂出生于福建漳州,其父亲是******,并且是一名牧师,对林语堂成长的影响肯定是很大的。
林语堂6岁的时候所读的铭新小学就是由坂仔乡教会办的,他13岁就读的中学,是1881年由***教美国归正教会与英国长老会于厦门鼓浪屿创办的寻源书院,17岁时他以第二名的成绩考进了上海圣约翰大学,仍然是教会式学校。
而教会办的学校基本都是用英文进行教学,所以说林语堂成长的语言环境基本都是英语。
在家庭和学校的双重熏陶下,林语堂对西方文化非常的了解和熟悉,而且英文也非常地熟练和地道,远远超出了一般美国人的英文水平。
相比之下,学生时代的林语堂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就非常地少了,他的汉语水平也不及英文水平,连他自己都说,在进入清华大学任教之前自己对中国文化的学习是很不够的,所以在那期间他开始大量的补习汉语和中国文化。
2.林语堂在国外留学生活了很长时间,专攻语言学
从1919年开始,林语堂离开了清华大学到哈佛文学院学习,之后又到德国莱比锡大学攻读比较语言学,获得了博士学位。
因为长期在国外学习、生活和做学术研究,英文这时候已经成了他的第一语言。
所以说,这期间他用英文从事文学创作是很自然的,一是用得很顺手,二是他写作主要面对的受众是英文读者。
3.林语堂致力于向西方读者传播中国文化
林语堂对中国文化有浓厚的兴趣,一直在研究和学习中国文化,并且想要将中国文化介绍给西方的读者。
出于这样的目标,林语堂非常乐于用英文写作。他也确实写出了不少经典的作品,比如《吾国与吾民》《京华烟云》等。
因为他比一般的中国作家更具有语言和生活的优势,很贴近西方读者的阅读习惯和情感,所以他的作品在西方很受欢迎,也成了中国近现代知识分子在西方传播中国文化最成功的人。
林语堂逝世时,《***》高度评价了他:
“他向西方人士解释他的同胞和国家的风俗,想望,恐惧和思想的成就,没有人能比得上。”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林语堂海外生活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林语堂海外生活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